PRODUCT CLASSIFICATION
产品分类??1 施工工艺步骤
??总施工工艺如下:
??2 关键工序的实施措施
??2.1 根据单位工程具体情况,结合吊装方案设计预制构件制作平面布置图, 对构件按位置编号,做好预制、运输、吊装施工时的总体规划。
??2.2 胎模制作
??施工现场制作构件的场地需进行素土夯实,表面平整度充许偏差±20mm;
??按构件截面尺寸和预制方式制作胎模:胎模用机制红砖砌筑(高度以120 mm-180 mm为宜),其表面抹1:3(标号不宜太高,以防出现裂缝)水泥砂浆,其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在2m长度上3mm;
??胎模施工时应按照设计或标准图集要求合理起拱;
??胎模制作完成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但必须保证地面不应积水,在确保胎模养护的同时不得使胎模下地面下沉;
??作为预制构件的胎模,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在制作构件的场地四周挖一道排水沟,防止雨水在制作构件的场地聚集,以免影响预制构件的质量。
??2.3 涂刷隔离层
??在胎模养护完毕后在其表面刮一层腻子(材料同一般涂料施工所用材料),在钢筋绑扎前一天再涂刷一次隔离剂(材料同模板用料),同时做好防雨工作,确保隔离层不被雨水冲掉。
??2.4 钢筋加工与绑扎
??所用钢筋必须有材料出厂合格证,钢筋级别、钢号、直径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在使用前应该具有复验报告,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和片状老锈;
??钢筋焊接接头在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施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相应的合格证,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焊接,焊接接头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施工工序,按要求进行焊接接头试验;
??绑筋前在胎膜上放样、弹线施工时先将一定数量的箍筋套在主筋上后移至绑扎位置后,按图纸尺寸将箍筋均匀分布开,此后由三到四人配合绑扎主筋;
??钢筋网片的绑扎应全数绑扎交接点,各网片间的搭接位置应正确;
??现场钢筋按要求绑扎完毕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
??2.5 模板
??施工现场的场地较小,为减少预制构件占地面积,利用已浇筑好的构件作底模,沿构件两侧安装侧板,再制作同类构件;支模时应使侧板和端板的宽度大于构件的厚度,至少大于50mm,每一层构件浇筑混凝土前,要在侧板和端板上弹出构件的厚度线。上层构件支模时要使侧板和端板与下层构件搭接一部分,侧板和端板的上口与构件厚度相平。
??柱子在用重叠法预制构件时,底层*榀构件的底模要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拆模后应沿构件四周弹出水平线,逐层校正上层模板的平整。叠层高度控制在1m.,构件在叠合面的预留孔洞,应用砂、土或木条堵塞,防止上层构件的水泥浆流入。
??2.6 混凝土
??浇筑上层混凝土构件,其下层混凝土的强度需达到5.0N/mm2,且应刮腻子、涂刷隔离剂,避免造成上下层构件的粘合;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的位置、保护层,模板几何尺寸及预埋件等进行自检和专检,并请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查并办理隐蔽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