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操作设备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样品的选取、称重、放置,以及测试过程的控制等。例如在取试料时,用量筒准确量取规定体积的试料,并在天平秤上精确称重至0.1g;将称好的试料正确放置在放有钢球的滚筒设备内,并扭紧滚筒设备盖等。
控制测试频率:避免过于频繁地使用仪器,防止设备因长期连续工作而过度磨损。合理安排测试任务,给仪器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2.定期维护保养
清洁与卫生: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仪器内外的灰尘、杂物和残留的样品颗粒等。对于滚筒、筛网等容易沾染污垢的部件,要仔细清洗,防止杂质积累影响仪器性能。同时,保持仪器周围的环境整洁,减少灰尘和污染物对仪器的侵蚀。
检查与校准:定期对仪器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检查,如滚筒转速、计时精度等,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如果发现参数偏差较大,应及时进行调整或校准。此外,还需检查仪器的零部件是否有松动、磨损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润滑与防锈:对于仪器的传动部件、活动连接处等,应定期添加适量的润滑油,以减少摩擦和磨损。同时,注意仪器的防潮、防锈处理,避免金属部件生锈腐蚀。
3.合理存放活性炭强度测定仪
适宜的环境条件:当仪器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的环境。同时,要注意存放地点的安全,防止仪器受到碰撞、挤压等外力损坏。
妥善的防护措施:可以使用专门的仪器罩或包装材料将仪器遮盖好,防止灰尘、杂物落入仪器内部。对于一些精密的部件或易损件,可以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如涂抹防锈油、包裹防护材料等。
4.人员培训与管理
专业培训: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活性炭强度测定仪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维护要点,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维护知识,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仪器损坏。
责任落实:明确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责任人,建立完善的仪器使用管理制度和维护记录档案。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应进行检查,使用后及时填写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便于跟踪仪器的使用状况和维护历史。
